那段光輝的台灣電影史──堅持夢想才會實現
通俗劇本的底色
電影前半段極度無厘頭惡搞,但到了結尾部分,老少的時空交錯,偶想派演員與實力派演員輪番上陣,配上安心亞「思慕的人」的歌聲,真是催人熱淚!為了喚回記憶,劉奇生娓娓地道來那段台語電影的光輝過去。我們雖然並沒有經歷過台語電影的盛世,當時總產量高達1000多部,如今保存的只剩下200部,因政治等因素而沒落的台語電影,透過這部片我們回顧了電影人的堅持和市場導向的悲歌。在一片笑鬧聲之中,我們進入了時光的隧道之中,回到了那個充滿傻勁的年代。而這部電影更是像所有電影人致敬:「這首曲子叫做『波麗露』,一開始只有小鼓獨奏,慢慢開始加入中提琴、大提琴、長笛、單簧管,雖然一直重複著同樣的旋律,但是隨著樂器的增加,力道越來越強,越來越動聽,到最後達到一個完美的平衡。拍電影跟『波麗露』這首曲子一樣,沒有眾人的齊心合力,音樂不會好聽,電影不會好看。」瞬間像是回到金馬獎頒獎典禮上了,呵呵。
被辜負也不放棄
王牌編劇劉奇生無用武之地,帥氣男主角萬寶龍膚淺無比,憑著一股傻勁來到台北的蔣美月,為愛癡情付出的金月鳳,向錢看齊的蕭智高。每個角色的個性都極度鮮明,不能說敢愛敢恨但絕對充分草根性,最催淚的片段莫過於安心亞突破的表現:一句句的「你導我就演」搭配「思慕的人」悲情的歌詞,讓觀眾完全愛上了藍正龍,他的傻和他的勇於面對,的確服膺了「有夢最美,月娘相隨」他的座右銘。而何謂草根性呢?不就正是電影中的這對佳偶嗎?蔣美月翻牆出醜只為看偶像一面;劉奇生的電影夢雖然被製片踐踏還是甘願做狗做豬。「電影是可以放二輪,但是人生永遠只有放『首輪』,沒有放二輪的機會。」因此「導演還沒喊卡就不算!」而我們人生中的導演不是別人,正是自己,不是嗎?